【觀念篇】不要錯過療育黃金期 3歲以前,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3歲以前進行療育1年的療效,等於3歲以後10年的療效。愈早接受療育,愈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bobo小天才/提供)
每個孩子的成長發育,會隨著遺傳、環境的影響,而有不盡相同的速度與順序,根據研究顯示,有將近5~10%的孩子,會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與人際互動上,比同年齡的孩子有明顯的落後現象,這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兒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中心主治醫師何淑賢表示,大部分發展遲緩的原因並不明確,但的確有些高危險因子需要特別注意日後的發展:如懷孕期未滿36週的早產兒,以及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的低體重兒。 此外,先天性染色體異常、產程有問題,及曾經受過腦傷或有家族史或家庭環境刺激不足因素,也都是必須特別留意的族群。 

掌握3歲前的黃金療育期 3歲以前,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何淑賢醫師說,「出生時,大腦細胞就已經達到相當的數目,但連結的網路則需要後天慢慢加強。」也就是說,愈刺激,就可讓大腦的發展愈來愈密合,連結性更高。因此,更需要掌握孩子3歲以前的腦部活躍的黃金期,最能發揮療效。 以社會成本來看,3歲以前進行療育1年的療效等於3歲以後10年的療效,世界衛生組織約在1980年研究發現,在3歲以前進行早期療育,每投入1元美金,就可省卻日後特殊教育資源的3元成本。 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李旺祚對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的關係,給了一個貼切的形容,他說,其實有些發展遲緩兒,可能只是在一兩歲時,比別人慢,但可以在3歲時漸漸地跟上其他人的腳步,唯一的差別是,可能是動作比較慢,「以跑步舉例,一般人如果100公尺跑12秒,發展遲緩兒可能跑個18秒,療育就是希望能讓他進步,即使只是跑個15秒,也是進步。」

早療具兩大功效 「孩子現在不會,不代表以後也不會,可能只是速度慢了點!以後還是會跟上。」別以為這句話全然正確,財團法人第一發展中心早療老師易曼表示,在接觸的發展遲緩兒童中,有絕大多數是輕微的遲緩兒,雖然可能只是程度上慢了一兩年,但如果不及早治療,通常進入教育體系後,學習速度就是比別人慢,「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習表現很辛苦,落後的速度會愈來愈快。」 她認為,早療很兩個很大的功能,一是幫助孩子儘早提升各項功能的發展,讓他跨越更多的障礙;另一則是希望解答父母的困惑,讓自己更了解孩子,以正確的互動模式,調整彼此間的距離,而非一味地責難。易曼說,「愈早療育,就愈能幫他建立基礎能力,進入早療體系,一定可以看到進步,這總比關在家裡好得多。」

【觀察篇】父母細心觀察.早日發現問題
0~3歲是發展遲緩的黃金療育期,卻常常因為有些父母對孩子每個階段應有的發展並不了解,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bobo小天才/提供)
何淑賢醫師表示,孩子的成長,除了身高、體重、器官等各方面的正常生理發育外,更包括了會隨著增長而日漸發展的行為能力,同時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簡單來說,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發展」。 對於某些有先天因素的障礙兒童來說,因狀況明顯,容易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但對功能落在邊緣灰色地帶的孩童,在嬰幼兒初期與一般孩子的差距通常不大,但日後漸漸在生活適應上遭遇困難,需要家長或照護者細心的觀察,才會發現這些細微的地方,進而接受診斷與治療。

兩大觀察重依據
父母可透過兩大觀察依據,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處。提醒家長,定期接受嬰幼兒健康檢查,是責無旁貸的照護責任。
方法1:生長曲線表/定期記錄bobo的身高、體重、頭圍。 生長曲線表是評估bobo生展狀況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如果身高、體重、頭圍全都有偏低的現象,或者,只是單項目的曲線偏低,都表示可能有全面性或某部分的生長異常可能,這需要父母進一步諮詢兒科醫師做詳細的檢查與評估,了解偏低的原因何在。

方法2:發展里程碑/觀察階段性的行為表現,如「七坐八爬九長牙」,粗略的概念讓父母了解先後的發展次序,若進程慢,有些可靠誘導與刺激來達到目標。

發展里程碑是經過統計收集出的常模,表示約90%的孩子在各階段會出現的發展行為,何淑賢醫師強調,這等於給父母概略了解孩子該有表現的依據。她表示,孩子的發展順序,通常是從頭到腳,「也就是說,手的靈巧度出來後,才會出現腳的靈巧度。」雖然每個孩子的出現時間點會有所不同,但如果發現有較慢的現象,就是提醒父母需要密切觀察,甚至給予刺激機會,若有疑慮,不妨到各醫療院所的評估中心,請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禧龍&金豬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