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八個月大的男嬰,半夜裏突然醒來大哭大鬧,嘔吐,旋即安靜。一會兒又開始哭鬧,如此反覆不停,而且嘔吐愈來愈厲害,同時又排出血便。當你聽到如此的病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腸套疊了。
定義:所謂腸套疊就是一段腸子套進遠端的腸子內。

發生率、年齡、性別及季節差異: 腸套疊通常發生於健康狀況良好的嬰兒。一半以上發生在一歲以下,尤以五個月到九個月之間最多。男性約為女性的 1.5 倍。每一千個嬰兒中,有1.5至4個會發生這種疾病。春、冬兩季發生的機會較多。

原因: 腸套疊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末完全明瞭。一般認為在下列情況下容易造成一個導引點(leading point) 而引起腸套疊。
1.急性腸炎:易引起腸蠕動加快及迴腸末端淋巴組織增生,形成導引點。
2.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末端迴腸淋巴組織增生。
3.約5%的病人,尤其是較人的小孩,可能由下列病灶形成導引點:如梅克耳氏憩室、息肉、胃粘膜異生、淋巴瘤、血管瘤等 。
4.腹部或後腹腔手術後:如魏氏腫瘤(Wilms' tumor),神經胚細胞瘤、巨腸症、肛門閉鎖症等手術後。這種腸套疊大部份發生於小腸,其原因不明,不一定和手術中觸摸腸子有關。

病理機轉:腸套旦發生的部位90 %在近迴盲瓣(ileo-cecal valve),此為迴腸和結腸的套疊,6%為小腸和小腸套疊,其餘的是大腸和大腸的套疊。也可能同時有數段發生套疊。由於套疊的腸壁血液循環受干擾,靜脈及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外滲,造成腸壁組織壓力增高,當壓力超過動脈壓時,整個腸壁的血液供應就被阻斷而造成腸壁壞死。

臨床症狀:病童每隔5到30分鐘會有週期性的哭鬧,繼而發生嘔吐和血便。這種特徵性的血便乃由帶血的組織滲液、腸粘液和大便混合而成,像葡萄果醬(currant jelly)一樣。

理學檢查:約85 %病童的腹部可摸到香腸樣的塊狀物,通常在右上腹部肝臟下緣。肛檢有時可觸覺到套疊腸子的末端,手套上也會沾著血便。套疊時間拖延較久時,病童則會呈現虛脫、頻脈、發撓、腹脹甚至休克。若腸子已壞死,腹部會有壓痛及腹肌僵直等現象。

X光所見:初期腹部X光檢查大多正常。晚期的病人可見腸阻塞的現象。有的病人可能呈現一些輕微的變化,如 :
(1)盲腸或昇結腸內氣體消失。
(2)昇結腸縮短。
(3)塊狀物週圍環繞著腸氣。
(4)末端迴腸的氣體如同"U"字狀。
(5)套入的腸子和腸系膜堵住了腸腔,呈現鸚鵡嘴的形狀。

治療:
一旦懷疑是腸套疊時,應立即給予支持療法,包括 :
1.禁食及插胃管引流。
2.給予靜脈輸液,改善脫水狀況。
3.若有發高燒或懷疑已有腹膜炎時,應給予抗生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千禧龍&金豬仔 的頭像
    千禧龍&金豬仔

    ❤千禧龍v.s金豬仔の成長日誌❤備站

    千禧龍&金豬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