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萬欣 醫師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小兒科】

腹瀉是兒科門診中很常見的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小朋友的排便次數增加,或是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就是腹瀉。事實上,排便次數的多寡和年紀有關。在新生兒,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嬰兒,一天大便的次數可達七、八次之多,形狀也會略為稀糊,要到滿月之後,大便才會比較成形,排便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三歲以上的孩子,排便的次數則接近成人,平均一天一次。

至於糞便量的多寡,醫學上定義腹瀉的量是一天排便要超過每公斤體重二十公克,也就是說,十公斤重的嬰兒其一天大便量要超過兩百公克才算是腹瀉。然而,一般的家長並不可能精確測量寶寶糞便的重量,因此,小兒科醫師通常是以目測的方式,依大便在尿布上的量來推算。

確定寶寶真的有腹瀉之後,下一個問題是:這樣的狀況有多久了?急性腹瀉是指症狀少於兩週的腹瀉,慢性腹瀉則是超過兩週的腹瀉。慢性腹瀉一般會造成小朋友體重減輕、營養不良,有時必須接受多項檢查才能找出病因。

絕大多數的兒童腹瀉都屬於急性腹瀉,主要原因是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常見的感染源有:輪狀病毒、類諾華克病毒、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等。一般說來,病毒性腸胃炎,嘔吐的症狀會比較明顯,大便也以水樣便居多,不太會有血絲便;而細菌性腸胃炎的糞便則比較會有血絲或黏液狀物質。此外,某些藥物的使用,如抗生素,或者吃太多高滲透壓的物質(太甜的果汁飲料),也有可能造成兒童腹瀉。

兒童腹瀉的治療可分成三個方面:補充水分、飲食治療,以及針對腹瀉原因的治療。水分的補充可以經口補充,若小朋友吐得太厲害無法從口進食,或是腹瀉太嚴重,一吃就拉,則必須使用靜脈點滴注射。口服水分的補充以口服電解質液最為恰當,一般市售運動飲料糖分太高,並不是很適合腹瀉的兒童飲用。

在飲食治療方面,年紀較小的嬰兒可採用米湯或將原本食用的配方奶稀釋,若腹瀉的症狀持續超過五到七天,可考慮換用不含乳糖的奶粉(俗稱止瀉奶粉)。年紀較大的兒童,則給予清淡飲食(少油、少糖、少鹽),如:稀飯、白吐司搭配一些清淡菜餚等。至於針對腹瀉原因的治療,則希望各位家長遵照小兒科醫師的指示,按時給小朋友服藥,那麼,小朋友的腹瀉應該很快就可以痊癒了。

【文萬欣 醫師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小兒科】

「醫生,我的小孩常常叫肚子痛,會不會有什麼毛病?」

兒童腹痛是小兒科門診常遇到的問題,也時常造成父母親的困擾。同樣是肚子痛的症狀,卻可能依發生的時間不同(急性或慢性)、疼痛的部位不一樣(上腹部、下腹部、肚臍周圍)、是否有合併發燒、嘔吐、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等情況,而有不同的致病原因。因此,必須仰賴家長提供完整的病史資料及醫師的細心診察,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急性兒童腹痛乃指突然發生的,以前沒有的腹痛。比較常見的原因有:急性腸胃炎(會合併出現嘔吐、腹瀉、發燒)、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常同時有發燒,疼痛部位在右下腹)以及過敏性紫斑症(通常在下肢及臀部會出現紫斑)。

若小朋友年紀還小,還不會說話或者意思表達不清楚,突然出現持續性或一陣一陣的哭鬧不安,則也應該找找看是否有原因引起腹痛乃至於啼哭不止。在兩歲以下的嬰兒,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見原因有:嬰兒腸絞痛(三個月內的嬰兒夜裡哭鬧不休,但餵食及體重增加都正常)、腸套疊(一陣一陣的哭鬧、大便呈鮮紅色黏液狀)、箝閉性腹股溝疝氣(腸子卡在疝氣囊中)等。

另外,由於小朋友表達能力不是那麼好,有時候,其他部位的疼痛(如:肺炎、泌尿道發炎)也會被誤為肚子痛,必須小心檢查。

相對於急性腹痛,反覆發生的慢性腹痛也並不少見。所謂反覆發生的兒童腹痛,在醫學上的定義是:一個月內至少有一次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生活的腹痛,且同樣的情形連續三個月都發生。

根據國外學者的調查,約有10%~20%的學齡兒童有反覆性腹痛的問題,經過仔細評估檢查之後,這些有反覆性腹痛的兒童中,只有30%~40%可以找到原因,也就是說,超過一半有反覆性腹痛的兒童,可能都找不出確實的病因。所幸,大部分這樣的兒童在長大以後便不再有腹痛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些苦於反覆性腹痛而又合併有其他症狀的兒童,如嘔吐(特別是含血絲或膽汁的嘔吐)、腹瀉、便秘、血便、體重減輕、貧血、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家族中有人患有消化性潰瘍、發炎性腸病的病史,或是疼痛的部位不在肚臍附近,兒童會在半夜痛醒,這些都表示可能確實有某種腸胃道疾病引發腹痛。

引起兒童反覆性腹痛的常見原因有慢性便秘、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造成的胃、十二指腸炎或潰瘍、發炎性腸病、刺激性大腸症候群、乳醣或果醣不耐…等。

綜上所述,造成兒童腹痛的原因很多,必須仰賴醫病合作,家長詳細描述症狀、病史及飲食記錄,再加上醫師細心的檢查,才能作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禧龍&金豬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