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寶寶探索新世界 採訪撰文/張采妮
諮詢/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楊明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徐盈真
觸覺是胎兒時期就建立的感覺器官,藉由不同的膚觸,以及和其他感覺器官的配合,不僅可以讓寶寶學習認知反應和動作技巧,也是未來影響寶寶感覺統合健全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麼,如何幫助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增進觸覺刺激呢?
什麼是「觸覺」?
觸覺,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接觸性的感覺,像是皮膚接收到輕微的撫摸、下壓,或是自己主動伸手去摸東西,這些因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就是觸覺。
人體的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大部分的觸覺接收器散佈於真皮層,可以接受各式各樣的感覺輸入,譬如痛、癢的感覺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徐盈真表示,當有刺激發生時,身體會透過接收器的神經末稍傳到中樞神經系統,最後由大腦皮質層來做出不同的反應。正因如此,人體對不同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人體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可以分為保護性及區辨性兩種反應,而兩者的反應必須取得平衡,才能使觸覺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觸覺和身體其他感官的影響
臨床心理師徐盈真表示,隨著寶寶的成長變化,身體各部位的感覺器官也逐漸發育,在這時候,寶寶的觸覺系統會與身體其他感覺器官相互作用,藉由和視覺、前庭覺、本體覺,甚至是情緒的互相影響,幫助寶寶開始學習動作技巧及認知發展。
->觸覺&視覺
當寶寶看到一個圓球時,一開始並不知道它是圓球,而是要經過手去摸摸看,甚至是嘴巴咬看看的過程中,再加上媽咪不斷灌輸寶寶,這個物體是個圓球的概念,讓寶寶將圓球的觸感記起來,才能去接受它是圓形的訊息。
因為人類的手指尖與嘴巴周圍的感覺接受器最為敏感,因此寶寶看到一樣新東西,就會反射性的想用手摸摸看,再放進嘴巴咬咬看,藉由這樣的經驗去認識這個物品的材質、形狀、大小,再配合視覺,結合觸覺和視覺的認知,讓寶寶以後看到或摸到這個物體,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圓球」。
->觸覺&本體覺
本體覺是肌肉關節的觸覺,本體覺的功能是讓人類知道如何操作控制自己的身體,譬如手是伸出去的,還是收回來的;手掌是張開的,還是握住的,以及手與腳的位置在哪裡等,寶寶會藉由本體覺與觸覺的接觸學會身體的操作。而這項學習會影響寶寶為來的動作能力和品質,譬如拿物品的流暢度、玩玩具的技巧等。
而本體覺和觸覺的交互發展,也會影響寶寶未來的空間概念!譬如當寶寶開始爬行或學步時,不同環境的探索都會影響寶寶對空間的認知。
->觸覺&前庭覺
前庭覺是在內耳裡偵測頭部位置的感覺,會影響到頭部的控制,和小朋友的動作能力也有關係。因為一個動作的進行,必須運用眼球、頭部、四肢與身體的有效運作,甚至是肌肉的張力,才能做出來。
當寶寶爬過高高低低不同的障礙物時,或是爬過不同觸感的地面時,本體覺會讓寶寶知道自己身體的大小和障礙物的不同。譬如,像是寶寶爬過抱枕或空箱子時,他們就會知道自己身體體積是小於或大於箱子,進而判斷自己是否可爬的過去或是必須繞路而行。這些觸覺+本體覺的刺激,都有助於寶寶將來計畫自己的動作能力。
->觸覺&情緒
藉由觸覺將某些訊息傳到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影響人的情緒發展。譬如,媽咪若摸摸寶寶或是抱抱寶寶,便會讓小朋友比較有安全感,情緒發展也會比較穩定;假使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讓他接收到刺激性的觸覺,譬如高分貝的聲音,那麼,則會讓寶寶的情緒緊繃,缺乏安全感,未來的情緒發展也會變得敏感、神經質。
結語
觸覺,和身體其他感覺器官是相互作用且互相影響的!因此,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請盡量給他們豐富多元的觸覺刺激,才能有助於寶寶的感覺統合健全發展!小編也建議,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玩具以外,不妨利用休假,帶著寶寶到郊外踏青,因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
(詳文請見2008年五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諮詢/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楊明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徐盈真
觸覺是胎兒時期就建立的感覺器官,藉由不同的膚觸,以及和其他感覺器官的配合,不僅可以讓寶寶學習認知反應和動作技巧,也是未來影響寶寶感覺統合健全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麼,如何幫助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增進觸覺刺激呢?
什麼是「觸覺」?
觸覺,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接觸性的感覺,像是皮膚接收到輕微的撫摸、下壓,或是自己主動伸手去摸東西,這些因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就是觸覺。
人體的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大部分的觸覺接收器散佈於真皮層,可以接受各式各樣的感覺輸入,譬如痛、癢的感覺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徐盈真表示,當有刺激發生時,身體會透過接收器的神經末稍傳到中樞神經系統,最後由大腦皮質層來做出不同的反應。正因如此,人體對不同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人體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可以分為保護性及區辨性兩種反應,而兩者的反應必須取得平衡,才能使觸覺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觸覺和身體其他感官的影響
臨床心理師徐盈真表示,隨著寶寶的成長變化,身體各部位的感覺器官也逐漸發育,在這時候,寶寶的觸覺系統會與身體其他感覺器官相互作用,藉由和視覺、前庭覺、本體覺,甚至是情緒的互相影響,幫助寶寶開始學習動作技巧及認知發展。
->觸覺&視覺
當寶寶看到一個圓球時,一開始並不知道它是圓球,而是要經過手去摸摸看,甚至是嘴巴咬看看的過程中,再加上媽咪不斷灌輸寶寶,這個物體是個圓球的概念,讓寶寶將圓球的觸感記起來,才能去接受它是圓形的訊息。
因為人類的手指尖與嘴巴周圍的感覺接受器最為敏感,因此寶寶看到一樣新東西,就會反射性的想用手摸摸看,再放進嘴巴咬咬看,藉由這樣的經驗去認識這個物品的材質、形狀、大小,再配合視覺,結合觸覺和視覺的認知,讓寶寶以後看到或摸到這個物體,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圓球」。
->觸覺&本體覺
本體覺是肌肉關節的觸覺,本體覺的功能是讓人類知道如何操作控制自己的身體,譬如手是伸出去的,還是收回來的;手掌是張開的,還是握住的,以及手與腳的位置在哪裡等,寶寶會藉由本體覺與觸覺的接觸學會身體的操作。而這項學習會影響寶寶為來的動作能力和品質,譬如拿物品的流暢度、玩玩具的技巧等。
而本體覺和觸覺的交互發展,也會影響寶寶未來的空間概念!譬如當寶寶開始爬行或學步時,不同環境的探索都會影響寶寶對空間的認知。
->觸覺&前庭覺
前庭覺是在內耳裡偵測頭部位置的感覺,會影響到頭部的控制,和小朋友的動作能力也有關係。因為一個動作的進行,必須運用眼球、頭部、四肢與身體的有效運作,甚至是肌肉的張力,才能做出來。
當寶寶爬過高高低低不同的障礙物時,或是爬過不同觸感的地面時,本體覺會讓寶寶知道自己身體的大小和障礙物的不同。譬如,像是寶寶爬過抱枕或空箱子時,他們就會知道自己身體體積是小於或大於箱子,進而判斷自己是否可爬的過去或是必須繞路而行。這些觸覺+本體覺的刺激,都有助於寶寶將來計畫自己的動作能力。
->觸覺&情緒
藉由觸覺將某些訊息傳到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影響人的情緒發展。譬如,媽咪若摸摸寶寶或是抱抱寶寶,便會讓小朋友比較有安全感,情緒發展也會比較穩定;假使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讓他接收到刺激性的觸覺,譬如高分貝的聲音,那麼,則會讓寶寶的情緒緊繃,缺乏安全感,未來的情緒發展也會變得敏感、神經質。
結語
觸覺,和身體其他感覺器官是相互作用且互相影響的!因此,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請盡量給他們豐富多元的觸覺刺激,才能有助於寶寶的感覺統合健全發展!小編也建議,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玩具以外,不妨利用休假,帶著寶寶到郊外踏青,因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
(詳文請見2008年五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