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以前的幼兒還在命名塗鴉期,不論他說畫什麼,都是一片混沌。是房子、是馬、是貓,全都一團黑,一旦大人開始插手指導,這個自我探索的旅程就宣告結束……

讓孩子盡情塗鴉吧!這是童年的秘密。想像與創造就從這裡開始。一歲多,拿了筆就畫,這是幼兒生命中第一次與創造的直接接觸。只要一張紙一支筆,就為孩子打開一扇大門,引他踏向自我探索實現的創造路。

塗鴉是生命初期一個奇妙的天賦本能,就如瑪利.蒙特梭利女士所說,一種來自內在的,神秘的敏感度。這是大自然生物從出生到成長初期,與生俱來但又短暫易逝的感覺力,這種本能的感覺無須經過教導,就像昆蟲一出生就知道覓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儘管還不能表達,孩子生來就具有完整功能的精神生命體,必須經過一段長途摸索演練,這個珍貴的內在精神生命才能夠順暢發展。也正因為深藏在隱密的心靈內裡,只能藉著父母的了解提供刺激,舖排適宜的環境,把握這稍縱即逝的本能敏感期,從塗鴉開啟創造的門,因為一旦進入社會規範嚴格的年紀,這個奧秘短暫的創造驅策力會消失,而且是永遠的失去。

觀察一個安靜專注塗鴉中的孩子,我們不能不相信他自己樂在其中。問題是這個應該被大力鼓舞尊重的活動,常常被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所干擾。看到滿紙錯亂的線條,著急的要在畫面上找到具體的圖形,以為孩子不會畫要教才會。本來四歲以前的幼兒還是在命名塗鴉期,不論他說畫什麼,都是一片混沌,是房子,是鳥,是貓也好,全都是那一團黑。大人一開始插手指導,也就是宣告這個自我探索旅程結束,獨立創造的旅程結束,獨立創造的作業到此為止。如果我們做了很完整的示範圖像,他們也跟著畫出了什麼。幼兒開始說「我不會畫」的時候,就是信心喪失,孩子依賴的開始。一旦認為大人畫得比較好,知道了好與壞的分別,就不再天馬行空,失去了自由自在的主創造能力,損失實在太大了。

正常發展而且自由的孩子,畫面上都看不出什麼具體形狀,還是一片天真隨性,像不像好不好一概不知道。孩子自己可以在這堆錯亂線條中看到汽車、恐龍,或是親愛的爸爸。大人已經完全失去了抽象思考能力,當然什麼都看不懂。

幼兒發育是從身體到影像再發展向觀念,直觀想像的特質在這時期特別活躍,一進入學校,受邏輯或數據等以學科為主的教育方式影響,這個豐富的想像世界就消失了。本來具備藉圖畫表達所感知影像的能力,現在他提早告別想像創意,錯失了生命最寶貴的財富。成人必須有了解的眼光才能讀出孩子的才情,沒有這種解讀天書的本事,不知道從兩歲前的錯亂塗鴉,到四歲的命名塗鴉,都是人的本然,一點也急不來。我們都曾走過同樣的歷程,全都無法替代。過早介入干預指導,等於剝奪孩子體驗自我的自由,無意間造成自主性自信心的喪失。看看圖例三、四、五,這些早熟的圖像,來自成人過度參與介入,畫面看來是完整又具體,但有些是臨摹來的,更訝異的有些竟然是老師代筆的。托兒所幼稚園裡處處可見這種不斷出現重複單一,缺乏原創性,概念僵化的「作品」。這些早熟的圖像,反覆拷貝著成人拙劣指導的軌跡,完全削弱孩子自主能力,大人的無知錯殺了孩子的才情,令人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居里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